依托八百里洞庭天然禀赋,将千年渔猎传统与现代产业理念相融合,湖南常德的民营企业逐步构建起以“生态渔业+健康食品”为核心的产业矩阵,使洞庭湖西岸成长为国家级淡水鱼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从这片烟波浩渺中破浪而出,成为行业旗舰企业。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常德经开区,探访这家拥有“中国淡水养殖第一股”称号的龙头企业,是如何通过预制菜产业创新、大健康产业布局和生态养殖技术,在退捕禁渔政策背景下实现“从湖面到餐桌”的跨越式发展。
靠科学养殖构建经营模式
常德地处洞庭湖湿地,拥有广阔的水域面积,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常德市发展了甲鱼、小龙虾、稻虾综合种养、特种水产等多种养殖模式,形成了多种特色品牌。常德市不仅注重养殖本身,还通过加工、销售、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大湖股份就是产业链中的佼佼者之一。
早春时节,气温逐渐回升,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大湖股份的养殖湖面上,记者看到,与公司合作的养殖户们正根据公司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合理安排鱼苗投放密度和饲料投喂量,确保鱼类健康成长。
大湖股份坚持“人放天养、自然生长”的生态养殖理念,通过科学放养和自然生长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干预,同时注重水质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大湖股份开创性地使用了“以鱼净水”的方式,采用湖泊生物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技术,通过投放滤食性鱼类来保持水质,同时结合湖泊生物治理技术,形成结构合理的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起,大湖股份每年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无偿放流各类优质原种鱼苗超过1亿尾,助力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常德湖区的水质已从劣V类提升至三类标准,“万亩碧波出好鱼”的局面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某券商农业及新兴产业首席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湖股份拥有广阔天然水域,长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营模式,减少人工干预,避免水体富营养化,不仅改善水体质量,还吸引多种珍稀鸟类栖息,足见其经营模式已产生积极的生态效益。对于大湖股份而言,当前关键工作是将优质的天然资源转变为实际的经营成果,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抓住水产深加工“牛鼻子”
近年来,大湖股份在“万亩碧波出好鱼”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牢牢抓住水产深加工这个“牛鼻子”,打通了“从湖面到餐桌”的产业链条,正努力将优质的天然资源转变为实际的经营成果。
要发展水产深加工产业,种苗是第一竞争力,水体是第一生产车间。大湖股份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洞庭青鲫驯化与选育、抗病草鱼选育、蒙古鲌与翘嘴红鲌全人工繁殖等技术。大湖股份还成功选育了鳞次颌鲴、鳙鱼等多个品种,并通过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认证。
要发展水产深加工产业,预制菜的研发设计、无菌生产、冷冻包装和便捷物流是重中之重的核心环节。
在湖南常德,大湖股份预制菜产业园的车间现场呈现出一幅现代化食品工业的繁忙图景。记者走进占地约4.6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标准的食品研发中心与理化检验室,身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专注地调配复合调味料,通过精密仪器检测食材的微生物指标和营养成分,确保每一批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穿过研发区,记者进入核心生产区域,数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原料处理车间内,鲜活水产经过分级、清洗、去壳等预处理后,被送入急冻设备,瞬间锁住鲜味。虾类、鱼类等水产在智能分拣系统的引导下,按规格分流至不同生产线,机械臂精准完成切割、腌制、调味等工序,每小时可处理数吨原料。
在中西厨房实验区内,厨师团队正结合传统湘菜工艺与现代食品科技,研发麻辣小龙虾、剁椒鱼头等特色预制菜品。蒸汽弥漫的蒸煮车间,全封闭式设备自动调控火候与时间,确保菜品口感稳定;一旁的速冻隧道则以极速冷冻技术将成品温度降至零下18℃,最大限度保留风味与营养。在包装线上,激光打码机为每份产品标注溯源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追溯至洞庭湖区的养殖基地,体现“企业+农户+基地”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
在预制菜生产车间的外围,13000平方米的智能冷库巍然矗立,AGV无人搬运车穿梭于零下25℃的仓储区,实时将成品配送至物流区。相关产品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全国千家商超,并依托国内头部电商平台覆盖线上市场。质量控制室内,质检员通过电子显微镜与色谱仪对随机抽检产品进行微生物与添加剂检测,严格遵循HACCP体系,确保从车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曹二保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主动采取科学养殖、种苗优化、预制菜加工、冷链运输等多种技术,打通了‘从湖面到餐桌’的产业链条,不仅提升了本地水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也增强了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还推动地区水产品牌建设,为养殖户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
资本“加持”助力稳健发展
常德湖区存在“水多田少,靠湖吃饭”的特点,要助力广大养殖户增收致富,企业就要肩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大湖股份通过“产业链”带动、“种苗”带动、“品牌”带动,直接带动数十万人进入公司的产业链,带动水产面积300多万亩,户均增收3000多元。同时,大湖股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资源作用;自2014年起成立慈善基金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惠及3000多个家庭。
大湖股份的经营理念得到市场和社会的积极反馈,也坚定了控股股东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2024年12月25日晚间,大湖股份公告,大湖股份控股股东西藏泓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泓杉”)拟增持大湖股份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7500万元(含),不超过1.5亿元(含)。
此外,在1月20日至3月31日期间,大湖股份控股股东西藏泓杉回购公司股票约1342万股,累计成交金额约6342万元。西藏泓杉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由23.53%增加至24.53%。
大湖股份董事长罗订坤向记者表示:“展望未来,大湖股份将继续秉持稳健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销售额和销售比重,精耕预制菜市场,加强产品研发布局,推进预制菜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选择。我们将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尽快形成龙头引领、产业集聚效应,为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激活新引擎、增添新活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