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产教融合焕发国企民企两翼齐飞新活力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作为全国财税服务综合体和教育服务综合体领域领军企业,云南爱尔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爱尔信”)与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昆明轨道集团”)在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大观校区)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举行《合作意向协议》签约仪式,深化双方合作。

    此举标志着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项目成功盘活国企闲置资产,为打造云南民企与国企协同发展样板迈入新阶段。双方表示,下一步,将以“国企资源+民企效率”为内核,进一步盘活国有闲置资产,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国民合作经验”,切实助力云南数字经济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云南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聚力打造协同发展样本

    “以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项目为主的合作,是云南国企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的典范。双方共同合作,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盘活和教育服务提升双赢。”据悉,2023年,昆明市西山区政府、昆明轨道集团、爱尔信三方展开合作,将昆明轨道集团闲置的资源,提升改造为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这个教育产业新高地。

    “此次合作项目的成功,不仅为昆明市西山区草海片区注入教育新活力,更成为昆明市西山区政府、国企、民企三级联动标杆。这一成果充分证明,民企与国企合作,不仅是简单的资源价值整合,更是优势互补、生态共建的新实践。”2年前,爱尔信集团与昆明轨道集团开展初步合作后,对原本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并组建师资团队,成功打造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如今,位于风景秀丽的昆明大观公园旁的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已开设4个二级学院,涵盖20个专业,在校师生规模已近3000人。

    按照爱尔信与昆明轨道集团的《合作意向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三个深化”开展战略合作:深化资源整合,依托昆明轨道集团资源优势,拓展培训项目,共建“地铁+教育”“教育+产业”生态圈;深化模式创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共建“数字工匠”培养体系;深化社会责任,面向乡村振兴、退役军人就业等领域开展公益培训,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双向奔赴:助力两翼齐飞

    “此次合作深度契合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教育强国’战略导向,符合云南省、昆明市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高质量教育机构的要求,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精准实践。”据介绍,未来,爱尔信与昆明轨道集团将持续以教育产业为切入点,通过校企共建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既破解国企转型中的人才瓶颈,又为民企参与公共服务打开新空间,切实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地方要求,为昆明市打造“区域性教育高地”和“辐射南亚东南亚教育枢纽”注入新动力。

    “双方合作的初心是盘活闲置资产、激活发展新动能,深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爱尔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毛良介绍,作为云南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以“数智财税”为特色,开发大数据财务分析等课程,打造“云猫易账数智财税工厂”等实践基地,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该学院秉承职业教育必须扎根产业需求,并将持续打通高校与就业市场“最后一公里”,为云南数字经济培育更多“双优”人才。

    “希望双方都能够坚守初心,服务大局,始终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为导向,确保合作项目汇集教育资源,赋能城市创新发展;希望双方能够突破壁垒,打破传统思维,在资源整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中探索更加灵活的合作机制;希望双方都能够辐射周边,放眼国际,借助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动教育服务‘走出去’,打造国际产教融合新局面。”昆明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伟表示,双方合作是昆明轨道集团“地铁+”产业链延伸、深化国企改革及产教融合战略部署的深度实践。

盘活国企闲置资产或成增长极

    创立于2007年的爱尔信,18年来,致力于“成为值得托付的实用型教育和财税服务平台”。如今,爱尔信集团下辖云南爱尔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0余家独立法人运营主体和全国300余个分支服务机构,业务已遍及12个省份,并在泰国、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设立办事机构。目前,全国线上线下累计服务学员600万余人,服务单位客户3.5万余家,直接和间接推动就业人数达32万余人。爱尔信始终坚守以产业报国的企业家精神,以优质产品、服务、技术、管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我们将进一步开拓以产教融合等方式盘活国有资产的模式。”据介绍,如今爱尔信团队已经将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项目案例成果进行复盘,“只要符合合作条件,闲置国资资产都有合作的潜力和可能性”。类似爱尔信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这样的项目,除有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还带来辐射效应:周边创业、商业兴起,成千上万师生形成聚集效应,为被盘活的原本闲置的国有资产带来叠加增值效应。

    毛良介绍,爱尔信将积极发挥全国财税服务综合体和教育服务综合体的优势,采用“一地一策”的个性化合作模式,成为与国企一起撬动并盘活闲置资产的金钥匙。下一步,盘活国企闲置资产,将成为爱尔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图为昆明轨道集团与爱尔信合作签约仪式现场。爱尔信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产教融合焕发国企民企两翼齐飞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