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苏州机器人产业最新目标:2027年规模达2000亿元

4月7日,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苏州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等事项。

《行动计划》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品、核心部组件、关键共性技术三个发展方向,明确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8项具体任务,提出到2027年,重点培养3家以上拥有整机商业化量产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达100亿元,支撑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成为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区和示范应用样板城市。

《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重大项目落户、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等12项具体措施。就在不久前,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顺利举行。本次大会上,苏州共征集84个产业项目,涵盖产业园、研发总部、制造基地等,总投资超160亿元。

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苏州依托工业体量大、产业链配套全和场景应用广的独特优势,连续四年位居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TOP10”第三位。目前,苏州已聚集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600余家,覆盖工业、服务、医疗等10余个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核心企业80余家,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形成了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从区域来看,苏州各地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产业集聚态势。家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吴中区、苏州高新区、相城区;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昆山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医用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州高新区;系统集成应用企业主要集中在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和吴江区;核心零部件(软硬件)企业在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地广泛分布。

从技术创新来看,苏州核心零部件、服务机器人等优势环节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多项国际领先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多项省级以上智能机器人攻关项目陆续启动;一批市级机器人创新联合体陆续建成。

从平台建设来看,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获批建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入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江苏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启动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苏州机器人产业最新目标:2027年规模达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