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本该是生机盎然的季节
不少人却总感觉昏昏沉沉、哈欠连天
仿佛被施了“沉睡魔咒”
这种因季节更替引发的生理现象
正是我们所说的“春困”
春季,
很多人会有春困的烦恼,
增加睡眠能够解决春困吗?
该如何不做“特困生”呢?
春天为什么容易困?
厦门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专家介绍
入春季后,黑夜变短,褪黑素分泌相应变少,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同时,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增加,当大脑供氧不足时,就会困倦思睡。
从中医方面解释,春分时节湿气偏重,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同时,湿邪困脾,湿气加重还会阻滞脾胃的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体内的水湿。
湿气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不清爽感为特征的症状,导致易困嗜睡、疲倦乏力、肠胃不适等问题。
以睡解“困”靠谱吗?
民间有以睡解“困”的说法,
认为多睡就能克服春困。
专家表示:
一般成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大约为6-8小时,少于6小时,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受影响,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反而会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其结果是越睡越困、越困越睡,形成恶性循环。
警惕潜在的“病理性困倦”!
春困并不是一种疾病,
而是人体生理机能
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
如果春困现象特别严重,
或者持续时间过长,
就需要警惕疾病的可能性:
01
贫血
当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血液的携氧能力会随之下降。这种情况下,身体各器官和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乏力、困倦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活动。
02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会导致代谢率下降,引发疲劳、嗜睡、怕冷等症状,也是春困的常见病理性原因。
03
血糖、肝肾功能异常
血糖异常、肝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疲倦、乏力。
04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部分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除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典型症状外,还会出现嗜睡和乏力等现象。这些身体症状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其整体健康状况。
因此
如果“春困”伴随以下症状,
需尽早就医
持续嗜睡超过1个月,且调整生活方式无效。
伴有心悸、体重骤变、脱发。
日间突然入睡。
应对春困,可以这样做
01
保证充足睡眠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02
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氧量。
03
饮食调理
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04
保持良好心情
春季肝气旺盛,容易情绪波动,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