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当心口腔护理低价体验陷阱

  本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随着口腔护理市场快速发展,各类牙科诊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这个动辄上万元的高消费领域,却暗藏诸多消费风险。4月7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口腔消费领域发布特别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低价引流、预付费跑路等消费陷阱。

  广东省消委会提醒,要审慎选择服务机构,建议优先选择资质齐全、经营稳定、口碑良好的正规口腔机构或公立医院口腔科。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查验机构和医生是否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医生执业资质。同时,要特别警惕一些小诊所用“低价体验”“终身质保”等夸大宣传诱导消费。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价格和品质,切勿盲目追求低价而忽视质量和安全。

  口腔护理通常花费时间长且费用高,一次性预付费用虽有折扣优惠,但后续风险较大。一些消费者遇到了预交高额费用后,诊所突然关店、倒闭,治疗被迫中断,资金追不回来的窘境。建议慎重选择口腔服务费用支付方式,对于正畸、种植等长期项目,应优先选择按阶段付费或单次结算;如果选择预付消费,则单次预付金额不宜过高,尤其要警惕要求一次性付清全款或贷款消费。

  由于口腔护理的专业性特点,消费者应重视治疗的连续性。对于需长期开展的项目,应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充分与医生沟通确定治疗方案,并明确方案的实施和延续性,避免中途更换诊所和医生,以免遭受二次治疗风险。同时消费者要增强判断力,不轻信一些机构和医生的营销话术,避免落入过度治疗的陷阱。

  广东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接受口腔护理服务前应尽量详细了解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收费标准等相关事项,如牙套类型、疗程周期、复诊次数、计费方式等。同时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治疗方案,细化权责条款,对于可能出现转诊治疗、材料停产、门店停业等情况应预先约定,明确责任,签订协议,拒绝口头承诺。如商家提供的格式合同存在减免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负担的条款,则要要求修订。此外,还要妥善保管服务记录、初诊病历、X光片、牙齿模型等原始资料,每次服务后要及时签字确认,确保记录可追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当心口腔护理低价体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