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
2024年,中国航空工业计算所圆满达成“百博千硕”目标,人才引进和人才梯队建设创造新的里程碑;新增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工作实现历史性新跨越。计算所2024年标兵工作者、人力资源部吴慧杰对2024年计算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给出了“目标明确、精准施策、争分夺秒”三个关键词。
明确目标——聚力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4年,计算所系统强化科技、创新、人才“三位一体”协调作用,全面推进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在博士点申报工作中,吴慧杰认真贯彻落实“明确目标、突出特色、注重质量”的申报原则,深入调研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充分借鉴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点建设工作经验,结合计算所实际确定了博士点建设的目标定位,即“立足特色学科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为高效推动申报工作,吴慧杰积极协同整合所内各专业优势资源,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申报团队;集中力量凝练学科方向,提炼出具有计算所特色的学科培养方向,并通过多次论证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具有竞争力的申报方案,赢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
精准施策——建立高端人才定制化培养机制
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萦绕在吴慧杰脑海里的问题。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吴慧杰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突破点,通过系统梳理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与成效,统计摸清高层次人才引进、集团专家评聘、参与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情况、组织机构优化调整、专业技术细分、重要科研成果等支撑资料,全方位展示计算所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整体实力。
在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方面,吴慧杰从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到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组织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输出。围绕航空领域特征、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优势,吴慧杰结合国家给定的专业发展范围,策划重点设置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例如,在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框架下,聚焦航空应用领域,重点突出如何在资源有限的飞机平台内开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充分体现了高端人才定制化培养的迫切需求。
经过申报团队的共同努力,计算所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学科建设方面实现了新突破。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计算所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而且夯实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有力支撑了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为后续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争分夺秒——全力做好研究生录取工作
如果说研究生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研究生招生则是分秒必争的人才争夺战。由于研究生录取采用线上方式,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目标考生提档就成为录取工作的关键。吴慧杰介绍说“专业成绩靠前的考生就那么几个,全国院校同一时间进行提档,机会稍纵即逝,一秒钟的犹豫都可能与优秀考生失之交臂”。为此,吴慧杰一方面扎实做好考生信息收集,通过综合打分评价方式提前筛选确定拟录取学生;另一方面主动收集相关院校录取分数线和学生志愿填报信息,与相关考生反复沟通确认,确保双方意见一致。同时,他还反复进行提档预演,不断优化操作步骤,尽可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全部提档工作。吴慧杰说:“每年的研究生录取工作准备时间长达3个月,但最关键的线上提档却只有20多秒,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万无一失。”
展望未来,吴慧杰将坚持干字当头、主动作为,以高质量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学科建设工作,构建与计算所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端人才定制化培养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丰富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计算所各专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支撑,为计算所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