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架起“连心桥” 共筑振兴梦

  代表入户解决群众矛盾

  2022年8月,王益区南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座小小的联络站,不仅是7名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主阵地”,更是南雷、圪堵、赵家塬三个行政村及王益经开区群众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连心桥”。自成立以来,联络站始终坚持致力于打造代表学习提升的“充电室”、服务选民的“连心室”、依法尽责的“履职室”,组织人大代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真正实现了代表进站履职常态化。

  2023年2月,南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入户走访,听取群众对村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想法与意见。“村庄雨水改造后,环境确实整洁了不少,但是出村排水渠没有修建,流水侵蚀路面,隐患比较多……”村民赫锋向联络站反映。了解到村民关于希望尽快实施排水渠改造的建议后,南雷村代表联络站、村“两委”就排水渠如何建、散水排往哪里、如何收集处置、如何协调好各方意见,先后多次与群众代表座谈协商。经过协商,最终制定了排水渠修建方案。

  “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川口的转盘,是进入王益区主城区主要道路之一,以前车流量大容易拥堵,安全隐患很大。南看不到北、北看不到西,出行特别不方便。”村民付永刚回忆起之前的交通状况,仍然心有余悸。他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南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站将此事上报王益区人大常委会,建议将川口转盘提升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得到王益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随后,川口转盘改造作为交通疏堵保畅项目列入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在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对该项目进行了审议,票决确定实施。同年6月,投资297.5万元的王益区川口转盘交通疏堵保畅项目完工。项目建成后不但有效缓解了拥堵现象,提高了道路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更方便了川柳线过境车辆通行,老城区与经开区、印台区通行更加畅通。

  自联络站建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169人次,解决矛盾纠纷50余件。特别是在西延高铁项目、纵二路施工过程中,联络站及时化解了村民与施工方之间的纠纷,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此外,联络站还组织代表征集了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特色产业发展、村巷道硬化、燃气自来水入村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反映群众诉求,推动问题解决落实。截至目前修复破损道路2公里、管网1500米,新增绿化面积200平方米,改造户厕100座,建设生态涝池2个,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代表履职站为平台,以选民接待日为载体,通过代表学习培训、调研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履职内容,提升履职实效。每季度一次的学习培训,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提升了综合素质和履职水平;每月25日的“接待日”,驻站代表轮流坐班,接待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1公里”。

  “南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关注民生小事,更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联络站的推动下,南雷村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未来将成为村民创业致富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圪堵村打造的以农耕文化体验、农家特色菜系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餐饮项目,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联络站不仅是代表履职的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市人大代表、南雷村书记鄂勇勇介绍。

  “作为人大代表,我们的职责就是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市人大代表冉广林在谈到履职感受时表示,联络站为代表们提供了一个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平台,让代表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

  区人大代表韩海军则表示,联络站的建成让代表履职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每月25日的接待日是我们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时刻。通过接待群众,我们不仅了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也增强了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将继续发挥联络站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为南雷村及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鄂勇勇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南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推动下,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联络站的驻站代表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切实让“小小”联络站成为群众心中名副其实的“连心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架起“连心桥” 共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