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翠琪 记者 李辉)为加强对产品连续抽检不合格和重点指标抽检不合格企业的整改工作,进一步消除风险隐患,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印发通知,建立食品生产企业“一企一账”跟踪整改工作机制。
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工作机制针对两类企业:一是连续抽检不合格企业,即连续两年产品抽检不合格或一年内二次及以上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二是重点指标抽检不合格企业,包括可能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的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特殊膳食、固体饮料等产品的营养成分、“两超一非”、掺杂掺假等指标不合格的企业。
按照通知要求,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上述抽检不合格企业建立工作台账,对整改和改进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记录确认,实行跟踪对账,并督促企业针对不合格情况认真开展专项自查,深入查找不合格原因,开展针对性整改;在企业整改完成后,督促企业形成制度性管控措施,纳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该局将对建账企业调高风险等级,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抽样检验,验证企业管控措施是否有效;在监督检查中,对企业产品出厂检验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进行检查。确认企业整改和改进工作到位的,进行对账销号;在建账、销号过程中,出现新的不合格,重新开始整改和改进工作。
在对企业跟踪整改过程中,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充分发挥流动诊所作用,通过上门指导、人员培训、专家技术分析及参与企业月调度会议等形式,强化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帮助企业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防止不合格问题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