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3月28日,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竣工仪式暨第三届创新季成果发布会在四川眉山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杨东生、眉山市委书记黄河等政产学研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锂电材料研发领域的重要时刻。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安琪表示,创新实验研究院的设立,不仅是公司研发创新征程上的里程碑,更是天齐以科技推动能源变革、助力绿色转型的坚定承诺。
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正式揭幕作为全球领先的锂资源供应商,天齐锂业此次投建的创新实验研究院总建筑面积逾4500平方米,位于成都科创生态岛眉山分岛,将聚焦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同步攻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提锂技术及电池回收等核心技术。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杨东生在致辞中指出,四川依托清洁能源与矿产资源优势,已初步建成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的竣工为突破锂电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奠定了基础,希望企业坚决扛起“链主”担当,持续强化产业协作,共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眉山市委书记黄河强调,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落户眉山将为产业发展构筑新的优势。他表示,这次“创新牵手”,将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城市的载体优势,催生更多0到1的原创突破。据悉,该研究院已被定位为天齐锂业“引智中心”,未来将汇聚全球高层次科研人才,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已与南方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
活动现场,天齐锂业首次披露了多项引领行业的技术成果。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院长刘杨介绍,团队已攻克硫系固态电解质关键原材料硫化锂的制备技术,该技术属全球首创,可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同时开发的超薄锂带等新型负极材料,被视为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及锂硫电池的理想解决方案。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成果并非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是已进入中试环节,未来将应用于低空载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赵天寿认为:“锂材料的突破有望进一步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期待研究院取得更大的进展,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天齐锂业2024年已启动20余项公司级研发项目,全年发表SCI/EI论文14篇,专利申请量与授权数创历史新高。
依托“创新季”平台,天齐锂业正打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第三届创新季吸引39个海内外优质项目参与,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达成深度合作,重点攻坚固态电池新材料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治理技术。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透露,通过ISO56001创新管理体系与IMSPP创新管理能力双认证的天齐,已形成“市场需求-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反馈”的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20%、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高性能锂电材料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天齐锂业此时加码研发,不仅强化其在锂资源端的全球话语权,更剑指高附加值材料领域的技术制高点。研究院与成都总部形成的“研发-产业”协同轴,有望加速下一代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为公司在全球能源变革中赢得先发优势。
在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天齐锂业此番布局彰显龙头企业的战略定力。正如蒋安琪所言:“锂作为‘白色石油’正重塑产业格局,天齐锂业将以开放协同的全球视野和前瞻布局的战略定力,回应时代对技术破局与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