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丨创新基层治理 构建和谐社会——磐石市综治中心持续探索提升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质效走笔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并高效解决,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磐石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只要来到综治中心说明情况,工作人员就帮我依法维权了,特别方便。”3月25日,记者在磐石市综治中心采访时,市民李先生感慨地说。李先生就职的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他3个月的工资。生活本就不宽裕的他多次与公司协商无果后,来到磐石市综治中心求助。仅用了5天的时间,他就领到了自己的工资。从四处奔波到“一站解忧”,这一转变正是磐石市委政法委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写照。

2024年,在省委政法委组织开展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中,磐石市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该综治中心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按照“一中心多用途”的思路,全面协调法院、司法、公安、人社、信访、民生受理服务中心等多部门派员常驻,市场监督管理局、住建局、林业局等部门随叫随驻,将综治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诉前服务平台整合为磐石市综治指挥大平台。群众接待大厅设立民商事立案、诉讼综合、法律援助等12个功能窗口,切实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建设标准化、职责具体化、保障硬核化的矛盾纠纷调解大平台,真正实现矛盾纠纷诉求“一站式”调解。自2024年5月20日运行以来,综治中心现场接待群众4800余人次,受理调解矛盾纠纷800余件。

在推动市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磐石市委政法委统筹推进1个市级、18个乡镇(街道)、280个村(社区)的综治中心建设,实现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数据融合、信息共享。

2024年6月,石嘴镇永胜村村民刘某、杨某、李某3家因水田灌溉问题产生矛盾,找到石嘴镇综治中心。为避免矛盾升级,石嘴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司法所与永胜村村干部联合组成调解工作组进行走访调查。原来,刘某、杨某两家每年都从李某家的水田地串水灌溉,矛盾根源在于有时会造成李某家的水田缺水。调解工作组多次组织3方协商,摆事实、讲道理,刘某、杨某最终意识到了问题,向李某道了歉,3人握手言和。

“这起矛盾纠纷能够成功解决,得益于‘1+3+n’全链条纠纷化解模式的有效实施。”磐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费亚民介绍,“1”指1个市级综治中心,“3”代表司法调解、诉讼服务、信访调解,“n”涵盖矛盾纠纷的事涉部门和属地综治中心。该模式打破了各单位各自为战的传统局面,推动各单位从多个层面、全流程协同发力,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目前,磐石市委政法委大力推动“1+3+n”全链条纠纷化解模式规范化、实体化运行,进一步夯实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根基,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8.98%,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为持续探索调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新举措,磐石市委政法委依托互联网平台,将“无人律所”服务融入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体系。“无人律所”汇聚了5万余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律师资源,提供平均6秒的极速响应及全年无休7×24小时的法律咨询服务。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获取专业解答,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寻求法律服务时面临的费用高、路途远、耗时久等问题。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综治中心成了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矛盾纠纷调处、信访事项办理等服务群众的综合体,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上,磐石市综治中心的实践充分彰显了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的强大合力,其“一站式”调解体系与“1+3+n”全链条纠纷化解模式,不仅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其他地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我们将继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完善综治中心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体系优势,让平安磐石建设成果惠及每一名群众。”磐石市委副书记王新星表示,磐石市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不断提升综治中心的服务效能,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勇毅前行,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丨创新基层治理 构建和谐社会——磐石市综治中心持续探索提升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质效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