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国有六大行,赚超1.4万亿元

截至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成绩单“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六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4年全年,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5万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这些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较2023年实现正增长。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18.03亿元、7105.55亿元、6300.90亿元、7501.51亿元、2598.26亿元、3487.75亿元。

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2820.83亿元、2378.41亿元、3355.77亿元、935.86亿元、864.79亿元。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居前,分别为4.7%、2.56%。

净息差持续承压

利率环境下,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息净收入承压的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2%、1.51%、1.42%、1.40%、1.27%、1.87%,分别比上年下降19个、19个、18个、19个、1个、14个基点。

对此,多家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通过主动适应利率变化来稳定利息收入、多措并举拓宽非息收入来源等方式缓解息差压力。

例如,工商银行表示,2024年该行进一步健全利息净收入管理机制。贷款端,着力夯实信贷储备,坚持风险定价并不断强化差异化分层定价;存款端,打造“大中小微个”相协调的客户生态,积极响应利率自律倡议,筑牢存款持续稳健增长基础;投资端,匹配市场发行节奏加大投资力度,优化券种结构配置,平衡投资规模、利率水平与期限结构,保持合理的投资组合收益水平。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以来,我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释放的空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冲去年LPR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影响。”

生柳荣坦言:“考虑到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央行适时降准降息,如果今年LPR还有一定下调空间的话,我们判断总体上今年的净息差还有一定下行压力,但下行幅度会小于去年。”

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2024年,六家国有大行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同时,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工商银行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农业银行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4.97万亿元,增速为22.9%。中国银行表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42万亿元,近三年累计增幅81%,民营企业有贷户近三年累计增幅88%。

谈及下一步服务民营企业发力点,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将重点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全球多币种汇率保值方案,量身定制全球现金管理服务方案,落实帮扶支持及收费减免等政策,助力企业管控风险和提升资金集约化运营水平。”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综合施策推动净息差变化在合理区间内。

每10股派35元!A股又现大额分红

中证深访 | 重阳投资王庆:科技创新重塑中国经济前景,A股中长期向阳格局确立

逾300亿市值,600705,拟主动退市

“一定走到市场均值之上”!工行行长发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国有六大行,赚超1.4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