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老人半价、大字票根、引导入座……近来,首都电影院旗下各店推出了形式多样的“银发服务”,吸引老人走进电影院。
当年轻人上班,孩子们上学,一些文体场所显得有些“清闲”。针对这些非热门时段,设计合理价格,让老人得实惠,商家也减少闲置浪费,这个想法怎么样?老人们还有哪些期待?
观影银发专属优惠,比网购票更划算
65岁的苗大爷喜欢看电影,平时多在家中用视频平台,看院线已经撤档的片子。春节期间,儿子给他和老伴买了《封神》第二部的电影票,让老两口体验了一回大银幕。“都是年轻人,没有我们这种岁数大的,老人哪舍得花百八十元买票。”
上个月,社区组织观看《您的声音》,苗大爷报名领了票。电影安排在工作日上午9点,放映厅其余七八位邻居都是老年人,大伙儿纷纷表示真清净、体验感很好。“这会儿看电影的人少,要能给老人优惠价,没准儿我们也能买票看看新片。”
错峰观影,目前老人有啥优惠?在近日推出一系列“银发服务”的首都电影院(西单店),前台店员称,60岁以上老人持证现场购票,是挂牌价的五折。记者在电子显示屏上看到,当日上午《哪吒2》《倩女幽魂》等电影挂牌价为110元,网购平台的价格在60余元至70余元间,老人现场五折购票为55元,比线上购票便宜一二十元。
“上午来看电影的基本都是叔叔阿姨”,店员表示,首都电影院旗下各店推出的银发专属优惠,其实不局限于工作日上午,晚间包括周末也适用,只是上午时段更适合退休观众。此外,影院还为老年观众提供手写大字票根、物品寄存等多项服务。据统计,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有超过4000人次的老年观众,持老年证享受了五折购票优惠。
其他影院情况如何?记者发现,类似这种直截了当、面向老人的线下观影优惠尚不普遍。
在万达影城(西铁营万达广场IMAX店),未设置专门面向老人的优惠票价。“您在网上直接给老人买,比到我们这儿现买划算。”店员称,以挂牌价118元的电影为例,现场购票打完折要70多元,网购则在60元左右。保利国际影城(凯德Mall·大峡谷店)也是如此,店员告知,只有身高一米三以下的孩子不要票,但没有单独座位。
在博纳国际影城(海淀大悦城店),店员热情推荐“博纳影票”的购票小程序,称在上面购票会比网购平台更便宜。另外还推荐300元起充的储值卡,使用该卡购票可享发行价。“比如哪吒,最低票价50块钱,用储值卡可以按发行价40元算。”这些优惠是面向所有观众的,非老人专属。
记者发现,各渠道的网购票价多在挂牌价的5-6折,和使用老年证半价优惠后其实差距不算很大。但需要熟练掌握网购、比价、支付等操作,对老人来说可能存在困难,往往需要子女代买。而一些充值类型的购票渠道,价格可能更加划算,但需要预付费,可能会劝退临时起意观影,或希望一次一结的老人。
运动踢两小时毽球,每人只花十块钱
“好球!”早上九点半,走进槐树岭4号院内的槐树岭体育运动空间,热闹的氛围令人眼前一亮。靠近门口的8块羽毛球场地都被占满,场上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59岁的刘杰,是一个300人羽毛球球友群的群主。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他都会组织球友来这里一起搭伙打球,二十多个人租上三四个场,轮换着打。
“这里场地条件很不错,性价比也挺高的!”刘杰介绍,在这儿打球的收费分闲时忙时,工作日早8点到12点是最便宜的时段,散客租一块羽毛球场,一小时只要60块钱。像他这样常来的会员,价格能优惠到40块一小时。“我们一般是打两三个小时,平均每人算下来只要十七八块钱,比晚上来能便宜一半还多。”
羽毛球场上能玩的不止羽毛球,记者看到,还有一群中老年人正隔着球网踢毽球,毽子在空中上下翻飞,十分灵动。
“我们基本都是退休人员,平时经常来的不到10个人,租一个场就够。”60岁的曹宏晏踢毽球已有40年时间,他表示,毽球在室外水泥地也能踢,但一是有风,二是对老年人的膝盖不太友好,“所以我们更喜欢来室内的场馆踢,这里价格挺便宜的,早上来踢两小时,平均一个人只要10块钱。”
这座体育馆由中建方程城市运营管理(天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馆长刘伟表示,在收费上设置闲时和忙时的差异,考虑的就是老人的需求。“我们在上午、下午和晚上的收费各有不同,因为老人主要活动时段是工作日的上午,我们把这个时段的价格降到了最低,老人们也普遍反馈价格比较合理。”
除了分闲时忙时,有的运动场馆直接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优惠。比如东单游泳馆,单次游泳原价是70元,老人优惠价35元,这个价格比30次的次卡单价算下来还要便宜。北京广安游泳网球馆则能够提供健身、游泳、羽毛球等多个项目的服务,都对60岁以上的老人半价优惠。
但这种“银发优惠”并非所有场馆的标配。在与东单游泳馆相隔不远的东单体育中心,无论是篮球、足球还是羽毛球,老人消费都没有优惠。此外,记者还随机咨询了五家健身机构,虽都欢迎60岁以上的老人到店健身,谈及收费时仅有一家机构表示,“如果老人是早上过来,时段比较固定,可以在办卡时给一定的优惠。具体能优惠多少,还要等老人到店再商量。”
老年大学难抢,机构能否实惠些
对尚有精力,想要“学点儿什么”的老人来说,老年大学无疑是物美价廉的选择,但与之相伴的就是,名额太难抢!
在东城老年大学,79岁的李鹏程学习国画已有8年时间,他每周都会来上一次课。目前他所在的班级,老师是中央美院中国画专业毕业的,总共15周30课时的课程,收费只要300元。
“我们的收费已经很多年没有涨价了,算是公益普惠的性质。”东城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董志达介绍,为了让课程更符合老人需求,老年大学会通过问卷形式做“市场调研”,询问老人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比如这个学期,我们就新开了《黄帝内经》,请的是首医大的博士来讲课。”报名火热程度超乎校方想象,开放报名仅半天,70多个名额就全被报满了。
课程抢手这件事,李鹏程深有体会。早在十余年前他便关注东城老年大学,当时想报一个国画课,但两三年之后才抢到一个名额。
对此,董志达表示,东城老年大学最早只有3个教室,后来又开辟了2个。周一到周五,5个教室上下午都是“满负荷”运转,即便如此,有的班级甚至都没法让所有老人到现场上课。“我们的场地实在有限,比如《黄帝内经》班,报班的有70多人,一个教室只能坐三四十人,所以得让两波学员轮番来现场,没来的人在家看直播。”
报不上普惠的老年大学,一些老人将目光投向儿童培训机构,但较高的价格让他们望而却步。王阿姨每周带孙女上两次书法课,她自己对书法也很感兴趣。不过孙女的课程,优惠过后价格也要150元每小时,对老人来说实在太贵。
在书法班的旁边,还有一家古筝钢琴班,培训模式分为儿童和成人两种。儿童价格为每小时300元,成人则以掌握具体多少首歌曲为目标,每年约8000元。“其实这些培训班,即便白天孩子们不在,也都是有老师值班的。如果能以优惠价格面向老人开班,不用像教孩子那样‘一对一’,吸引几位老人一起学,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