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处于“平台期”的中兴通讯在最新的业绩展望中给投资者注入信心。公司在3月31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基于ICT(信息、通信和技术)投资环境以及公司自身准备,预计2025年公司收入将重回增长轨道。
2022年至2024年,受运营商投资整体下降等因素影响,中兴通讯营业收入保持在1220亿元上下波动,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同比下滑。竞争形势变化、技术快速迭代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使得投资者对中兴通讯的业绩成长性颇为关注。
第三方研究机构预计,全球未来五年AI市场规模会突破8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30%。中兴通讯将希望寄托于AI带来的业务增长机会,在网络侧、算力侧、终端侧和行业应用四方面布局。中兴通讯将智算定位为战略主航道,持续深化AI领域的投入,以“连接+算力”为支点,加速AI基础设施部署与升级,推动AI技术与行业应用、个人及家庭生活深度融合,与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协同的AI生态系统,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网络侧业务方面,目前,运营商在网络侧的演进方向是向智能化网络,向更加高效的、灵活的网络发展。有了AI技术,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对原有网络进行自智网络改造、自智网络升级,重塑网络能力、重塑无线和有线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实现AI的原生需求,提升效能、减少OPEX(运营费用),增加网络利用率。未来在网络侧业务,中兴通讯将用AI能力,提供更加有竞争力、更加灵活而富有效率的网络,把握运营商网络改造的市场机会。
算力侧业务方面,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发布端到端算力产品,包括系列化智算服务器、通算服务器、高性能存储、无损高速交换、配套能源、液冷数据中心、训推一体机及开箱即用的各种平台维护工具等智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灵活满足不同场景智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公司的产品优势是时延短,速度快,软硬件优化能力强,整机能力强,虽然每个部件的性能和行业类似,但是组合在一起,公司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终端侧业务方面,公司面向消费者场景,提出了“AI for All”战略。公司AI终端发力方向有两个场景,一是AI手机个人智能体,二是AI家庭场景。面向个人,推出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全系列AI终端,目标是做“更听话、更懂你、更聪明”的交互体验。面向家庭,公司联合运营商,推动家庭智能化升级,提供AI家庭网络、算力、智能屏以及机器人在内的AI家庭“四大件”。
行业应用方面,公司坚持“1+N+X”策略,其中1是基础大模型。中兴通讯在使用开源大模型的同时,也有一支团队在持续做自己的基础大模型,目的是通过研究大模型的本质来吸纳最新的产业成果,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提升算力整机系统效率。同时,基于基础大模型,公司开发了研发大模型,提升研发效率,目前大概27%左右的代码使用研发大模型编程,公司希望将研发效率提升5至8个百分点,让产品开发更快速、更灵活。N是行业大模型,聚焦通信大模型和工业大模型。一方面,通信大模型与公司运营商业务相关,运营商有网络改造和升级的需求,公司通过通信大模型理解运营商网络,把网络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另一方面,在工业大模型方面,AI赋能千行百业,本质是提升工业能力。工业能力提升有三点,一是生产产品一致性,二是推出产品的速度,三是节省生产成本。
中兴通讯称,在毛利率方面,公司在算力、终端等第二曲线业务积极拓展,但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比较充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正常毛利率低于通信网络产品的毛利率。此外,相关产品目前还在市场拓展的前期阶段,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毛利率。因此,2025年公司把握AI浪潮带来的市场机会将实现收入增长,但毛利率仍会承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