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桂小笋
“站在原地,电动两轮车行业竞争是红海;可要是向上跨出一步,那就是无限广阔的蓝天,例如,一直被低估的自行车市场。”在3月28日至3月30日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上,有从业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作为一种小众的户外运动方式,骑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骑行经济”正在被重新估量。接受采访的多家企业认为,电助力自行车站上了行业的新风口。
创新场景以提振消费
《证券日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搭载了智能功能、新材料、AI技术的自行车产品是本次展会亮点,而基于对骑行市场的看好,也有企业高调宣布进入这个市场。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集团控股”)旗下高端智能轻出行品牌LYVA(绿力瓦)就在展会期间亮相,LYVA(绿力瓦)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对市场的看好。
“将运动和健康融入生活和通勤,这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绿源集团控股首席执行官胡继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胡继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提振消费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创新消费场景,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发现,骑行市场被严重低估,“绿源集团控股之所以看重骑行市场的潜力,是在调研中发现,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短途出行、科技消费、智能硬件相结合的产品有很大需求,但未能得到满足,这就要求企业要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对于骑行市场,行业人士认为,企业在创新消费场景方面的改进空间很大。以出行为例,其可以拓展到体育和露营等领域,满足消费者在徒步、露营等户外活动中的需求。通过提供能够走得更远、扩大消费边界的产品,企业可以丰富消费场景,吸引更多消费者。此外,企业还可以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痛点,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来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
搭载新技术亮点纷呈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市场技术迭代明显,物联网、AI算法、数字化电池、液冷电机等核心技术的快速成熟与规模化商用,正逐步将出行工具从传统的“机械代步工具”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例如,绿源集团控股推出的LYVA G01-Sport搭载的中置电机内置三类8大传感器,并导入了AI智能综合算法,能够实时感知速度、踏频、力矩、加速度、坡度、转动角度、温度、心率等数据。这种AI与电机的深度融合,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属于领先水平。
胡继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LYVA在攻克中置电机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欧洲和日本等大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价格高昂,一套中置系统在欧洲市场上甚至卖到2000欧元,导致整体电助力车价格起步就在3000欧元以上,这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消费能力显然不足。两年前,我们开始着手攻克这一难题,完成了所有的实验和测试。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和产品优化,我们终于攻克了中置电机的难题,为公司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也在调整自己的发展节奏和重点。“行业要向健康和良性的方向发展,要从长期主义和技术创新两方面着手。”胡继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企业要有长期主义的眼光,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而要注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技术创新是行业取胜的关键,企业要聚焦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企业也要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痛点,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
胡继红向记者介绍,考虑到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寻求第二条、第三条增长曲线,以应对市场变化。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