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钟
本报讯 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文道村委会道隆村村民杜先生一家是脱贫户,夫妻俩为了让孩子在城区上学,几年来一直在市区租房住。原来靠着杜先生打零工及妻子环卫工人的工资,勉强度日。前不久,妻子突如其来的疾病和高额的教育支出,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据杜先生反映,妻子生病后不能上班,家里三个孩子要上学,老大老二上大学,老三读高中,一家人生活比较困难,希望能申请低保,渡过难关。
杜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大女儿每年学费6000元,二女儿每年学费5200元,小儿子在海口读高一。两个女儿的学费是申请的助学贷款,但三个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要几千元,妻子空闲时会做一些兼职贴补家用。
去年11月,妻子身体不舒服,查出患有淋巴癌,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花了约1.5万元。妻子每隔18天需化疗一次,每次花费600元,后续还要化疗8次。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他打工的时间也减少了,现在妻子看病和一家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一些低收入家庭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极易陷入贫困。民政部门如何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和政策宣传,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预警处置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杜先生一家的情况是否符合临时救助条件?
针对此事,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做客《椰城纠风》现场时表示,目前,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平台加网格化等方式,对辖区一些急需帮助的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入户核实调查后,杜先生一家的遭遇比较突出,完全符合低保政策,可以纳入低保。目前已经启动相关程序,4月份开始可以向杜先生发放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