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零碳
4月第一个交易日,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超60只个股涨停。市场全天成交额11528亿元。
尤其是可控核聚变板块涨幅居前,持续走高。兰石重装、哈空调、中洲特材、国光电气、合锻智能、海陆重工、中国核建、雪人股份等近20股涨停。
可控核聚变是指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是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由于聚变原材料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可控核聚变被一直认为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视为“终极能源”。
3月28日,位于四川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进入燃烧实验新阶段。
4月1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也是上海国投公司在未来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达100亿元,存续期15年。
据了解,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原名为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由中国核电的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100%持股。2023年12月,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举行揭牌仪式,同时,由中核集团牵头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
今年以来,中国核电、浙能电力都已宣布拟以增资方式参股聚变公司,投资金额分别为10亿元、7.5亿元。
其实,可控核聚变概念爆发在去年也出现过。2024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将核聚变列为重点未来产业,提出“超前布局、梯次培育”。
2024年11月,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准环对称仿星器测试平台通过实验,证实了准环向对称磁场位形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为准环对称仿星器后期高参数运行奠定基础。
进入2025年以来,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加速,聚变新能、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密集招标,累计采购项目约46项。
近7个月的时间内,可控核聚变板块有6个月的时间是上涨的。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核聚变板块有望从“基础实验”到“工程试验”,板块有望在未来几年进入商业化落地加速阶段。
未来,核聚变有望成为民用发电领域的重要能源,行业热度持续上升。在技术路径较为确定、各国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变堆商业化的节奏有望超市场预期。预计2030—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财联社、中国基金报;整理:小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