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创新求变,打开民企发展新天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从基础原材料到先进制造,从移动通信到互联网技术,从仪器设备生产到新药创制,广大民营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发力,以创新求变打开发展新天地,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展现担当。新征程上,各地要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开拓进取,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展现勃勃生机。

  在科技创新中夯实发展底气。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各地各部门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所在。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质量显著提升。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39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8%;研发人员总数达192.65万人,比上年增长7.4%。民营企业发力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拥有有效专利66.67万件,较上年增长9.39%;2024年,我国专利授权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席;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政策支撑与引导,激励更多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

  在创新融合中激荡发展活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各地各部门要注重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让民企在部分优势领域挺进“无人区”并加速突破,成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领跑者。民营企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创新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去年前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32.7万户,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设民营企业14.8万户,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新设民营企业80多万户。民营企业研发动力强、转化效率高、管理运行机制灵活,从明确的产品需求和定位出发,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不断催生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各地要激励引导更多民企推动科技产业与产业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增强发展活力。

  在创新服务中挖掘发展潜力。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产业升级加速的形势,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服务,让民企更多进入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由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吸纳更多民营企业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探索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科研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民营企业在创新竞技场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展现蓬勃生命力,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甘快说·地评线】飞天网评:创新求变,打开民企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