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梁溪:产业强区,老城勇闯新赛道

梁溪城区

无锡市梁溪区空天产业展示馆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数据(无锡)创新中心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

梁溪城区

□ 本报记者 房雅雯

从运河桨声到火箭轰鸣,从千年江南文脉到跃动的数字脉搏,无锡市梁溪区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谱写老城复兴的华章。围绕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梁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出老城区“老树发新芽”、未来产业“无中生有”的新旧动能转化新路径。

在梁溪的经济舞台上,2024年是浓墨重彩的一年。去年,梁溪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9.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5.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1.30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数字背后,是梁溪实施产业强区战略走出的坚实步伐,是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结出的累累硕果。

精准施策,产业强区成效显著

近日,由梁溪产发集团投资建设的紫微科技园一片火热,B300-L飞船生产线全速运转,2025年4艘飞船的生产工作全力推进。未来,更多“无锡造”飞船将从这里出发,逐梦苍穹。

向外借智聘请12位院士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顾问,建设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空天产业公共测试试验中心等创新平台;携手华为、百度等头部科技公司打造空天地一体算力平台,为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短短一两年的时间,梁溪就集聚众多空天领域龙头企业,建立起“造火箭、造卫星、发卫星、用卫星”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实现卫星高、中、低轨和“太空算力、通信、导航、遥感”全覆盖。

“聚焦产业发展,我们以‘基金投资+产业导入+园区配套’为发展战略,累计完成招商引资落地项目89个。”梁溪产发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集团还将围绕梁溪空天产业园建设,陆续推进以东方空间液体火箭研制基地、卫星产业研制基地为代表的12个空天产业项目载体建设,助力推动梁溪都市工业经济的转型与蝶变。

空天产业的璀璨星光之外,梁溪正在绘制更宏大的产业星图。近年来,梁溪区城一体、向新而行,加快布局空天产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12个产业生态圈,累计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00余次,招引落地斯坦德、小象超市等各类项目超500个,12个产业生态圈产值规模达600亿元。

今年1月,梁溪区人工智能AI创新合作签约活动举行,阶跃星辰江苏大模型生态加速中心、潞晨科技华东区域总部、TCL鸿鹄人工智能实验室华东中心等一批“硬科技”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近年来,梁溪区和梁溪科技城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举办第二届无锡国际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会、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活动,运营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基地,引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梁溪)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成功打造全省首个具有国际行业顶尖水平的“锡月”原生大模型,人工智能产业的“梁溪高地”正在逐步成型。

在低空经济领域,梁溪以主城丰富应用场景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近年来招引落地亿航智能、云圣智能、历正科技等一批低空领军企业,低空经济企业数和营收规模列全市第一。

梁溪梳理建设37个低空应用场景清单,曾经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场景,如今已悄然融入城市生活:在低空物流示范场景方面,丰翼无人机“同城即时送”实现首飞,4条航线审批通过,预计年起降超过2000架次;低空文体旅示范场景方面,落地全省首个低空文旅eVTOL运营主基地,在南长街、惠山古镇打造“低空飞行友好街区”;低空政务示范场景方面,在21处工地、6处河道等开展日常巡检,实现新业态“落地”、新场景“起飞”。

改革牵引,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商品房异地‘以旧换新’,卖旧和换新无缝衔接,评估价公开透明,一步到位换新房,减少了两地来回奔波,省时省力更省心。”来自苏州的成交业主说。2024年,梁溪区以地方国企为主体,在全市率先推出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实现全国首单跨城置换,累计置换新房285套。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梁溪而言,最为迫切的改革事项是功能区建设、国企和村级股份合作社改革。

近年来,梁溪以功能区改革支撑新一轮城市建设,统筹城市更新、产业空间焕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其中,梁溪科技城突出“三大片区”“七个赛道”,依托“一城四园”,实现区城特色错位、一体联动、优势互补,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则突出文商体旅融合、数字场景应用,加快改造提升5个历史街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梁溪科技城集团和五大区属国企则从主责主业入手,推进市场化经营、实体化运作、现代化管理。今年,梁溪区还将继续推动国企积极参与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物业管理、社区商业等民生领域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国企+街社+园区”共建模式,探索资产委托管理、存量资产更新利用、引导集体资金“入股参营”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投资等形式,在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更好服务梁溪产业发展。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全面深化两大主体功能区改革,区城一体推进项目招引、产业培育、载体更新等重点工作,高标准实施“功能区+特色产业园”重点项目47个。“一企一策”推动国企市场化转型,成立全国首个地方性商业航天国企平台,新增4家AA以上信用等级主体。

创新驱动协同发力。建成2家江苏省院士专家(企业)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投用科创飞地6家,企业引育转化比例全市领先。与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成立“校地引才联盟”,年内新增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589名,引进大学生18467名,8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火炬计划”实现零的突破。

要素保障优化完善。聚焦经营主体需求,系统落实惠企扶持政策,惠及企业300余家。落地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和“三提三即”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7个。开设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远程虚拟人工服务窗口,实现跨省业务属地远程受理。强化金融赋能,新设7只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生态初具规模,梁溪科创母基金获评“中国最受关注政府引导基金”。持续挖掘存量资源,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445亩、闲置商业载体21个。

城市建管,品质功能提档升级

近日,南长街临街一处老宅施工火热,这里即将迎来一家科技公司入驻。“我是冲着成为梁溪区‘产业合伙人’来的。”暖哇科技创始人卢旻说,梁溪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司有很多跨国业务,未来这里将是对外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重要场所。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拆改留租、城市更新为契机,梁溪区广泛招募“产业合伙人”,发布首批30处老城厢内国企持有且可活化利用的古建老宅,以公开招租、合作开发等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老城厢的历史文化保护寻找新路径。

拆围墙、拓步道、增设亲水吧台……随着8.5公里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全线贯通,市民可沿水岸自由穿行,在家门口感受更江南的“河畔生活”。如今,骑行青年、健身老人、嬉戏孩童在此会聚,滨水空间成为梁溪全龄友好的“城市客厅”。

近年来,梁溪持续实施全龄友好战略,城市更新提速提质。深入实施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梁溪区一体推进“1+1+4”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管理,高标准实施86个城市更新项目,火车站南广场片区更新项目入选住建部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为全省唯一,运河汇改造项目获评IAI全球设计奖和省节地模式(技术)十大先进典型案例。

在梁溪,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扎实开展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十大行动,高标准推进10件3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完成各类民生项目403个,数量居城区首位;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提供岗位4.8万余个,累计发放各类助企惠民资金2.6亿元,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5680人;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慈善工作站和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累计实施22个社区基金项目,建成9个慈善空间,受益群体达5万人次。

在梁溪,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建立“1+9”全覆盖普惠性养老服务矩阵,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新建7家区域性助餐中心、45个助餐点。建成崇安寺街道儿童友好示范街区先导段,运河艺术公园上榜全国首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集中交付新校8所,修缮提升55所,成立十大幼教集团,在全市率先实现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新增省级优质幼儿园5所,获评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在梁溪,城市生活更加智慧。启用新数字化指挥中心,制定“1+4”片区一体化运维实施方案,推动17类城市部件赋码管理,道路保洁、车辆违停等问题平均压降20%以上;创新推出垃圾分类“公交式”收运模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首创区域性共享停车、临时车辆交接区等便民举措,新增停车泊位1047个、错时共享泊位320个;高水平打造7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新改建各类游园12座、“增色添藤”道路12条。

以“追星问天”的豪情,在空天产业的新赛道全速奔跑,在改革深水区劈波斩浪,在古今交融中重塑城市灵魂。这片曾经孕育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热土,如今再次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为老城复兴写下最具时代特色的注脚。

(梁溪区委宣传部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梁溪:产业强区,老城勇闯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