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旭)4月7日,在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支持下,由李新伟创新工作室和周兴军创新工作室共同主导的“锚杆自动剪断机”创新成果在辽宁铁法能源公司得以推广,预计每年可创效200余万元。据了解,该公司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以来,聚焦孵化一批创新成果、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在创造良好安全和经济效益目标上取得良好成效。
辽宁铁法能源公司是辽宁省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现有职工2.7万人,各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7个。2022年6月,该企业组建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开展联盟骨干能力培训提升班、送技能下基层进车间、创新成果推广交流等活动,探索创新攻关、成果转化、传承技能、培养人才新模式。
创新工作室联盟由公司工会牵头,负责统筹日常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协同创新工作,生产技术部科技与网信办负责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及成果鉴定推广和管理工作。联盟由全国劳模李新伟带领的工作室担任领衔工作室。成立至今,联盟已有骨干成员22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9人、高级技师43人,包含煤矿机电、机械等10余个专业方向人才。
在联盟支持下,各个创新工作室实现成果转化344项,取得国家专利118项。
“能在全省的创新大赛上拿奖,创新工作室联盟功不可没。”李新伟说,联盟用奖励专项资金,为他领衔的创新工作室配备了“大师线切割”、可编程控制器等创新器材,让他们能够瞄准企业安全和生产工作的难点痛点开展攻关活动。
据悉,3年来,联盟持续丰富服务内容,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691次,培训职工9756人次;开展送技能下基层进车间活动,培训电钳工400余人次;针对井下单位采煤机、掘进机检修维护人员经验不足开展“职工大讲堂”,开展点餐式服务,举办“创新联盟骨干成员能力提升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