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资讯网 中意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资讯 »

半世纪定情信物失而复得

转自:沈阳晚报

  “这副眼镜是我和爱人60年风雨同舟的见证啊,感谢你们守护了这份珍贵的回忆!”3月31日,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沈阳客运段担当的Z185次列车上,华侨旅客齐女士紧握着失而复得的限量版眼镜,眼含热泪地向列车工作人员道谢。这件跨越半世纪的爱情信物,在中国铁路工作人员的倾力相助下重回主人怀抱。

  紧急求助:

  半世纪定情信物遗失

  当日麻城站开车后,乘务员丛枝森接到软卧车厢一位高龄旅客的紧急求助。这位齐女士焦急地表示,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副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眼镜不知所踪。列车长陈洋闻讯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得知,这位华侨遗失的眼镜是其已故老伴在结婚60周年时赠送的礼物,镜框上镌刻着两人的名字,承载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感。

  “这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一段珍贵的人生记忆。”陈洋一边安抚情绪激动的老人,一边组织人员展开搜寻工作。

  科技助力:

  30分钟极速寻回

  面对旅客记不清遗失地点的困难,列车工作人员创新采用“科技+人工”的搜寻模式。通过调取车厢监控还原旅客活动轨迹,重点对12车软卧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陈洋跪地检查每个铺位底部,丛枝森逐一排查洗手间和垃圾箱,并询问过往旅客。经过团队高效协作,仅用30分钟就在12车8号包房内找到了这副珍贵的眼镜。

  今昔对比:

  华侨见证铁路服务升级

  手捧失而复得的眼镜,齐女士感慨万千:“三十年前回国时乘坐的还是简陋的绿皮车,如今不仅有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而且普通列车也配备了这么舒适的软卧包房。”雪白的床单、平整的窗帘、贴心准备的拖鞋,这些细节让她真切感受到“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

  记者手记:

  一副眼镜的“回家”之旅,折射出中国铁路服务的深刻变革。从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到服务软实力的持续提升,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正是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当越来越多的“齐女士”为铁路服务点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进步,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提升。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张晓宁 受访单位供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意资讯网 » 半世纪定情信物失而复得